2024年, 最让中国电影行业感受到震动的新闻应该莫过于“微短剧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虽然市场规模其实并不适合跟电影票房直接进行比较,属于两个维度的数据。
但是微短剧市场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速还是颇让电影行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1月底,光横店影视城就接待了超过900个微短剧的剧组。如此迅猛而汹涌的发展速度,必然会对电影市场形成一定的挤压。
而由于中国相关的产业足够庞大,于是也会传导到大洋彼岸,美国文化娱乐杂志Variety此前甚至发布了一篇文章,写道: “微短剧”很可能会是中国继TikTok后又一个颠覆全球娱乐业的贡献。
可见微短剧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直接给全球电影市场带来无法忽略的冲击。 大家对微短剧的消费热忱,侧面也显示了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正在一点一点改变,大家对于两小时以上的电影,似乎越来越表现出审美疲劳。
早在2021年,《指环王》三部曲在国内重映,本以为是件让中国观众高兴的事情,没想到换来了不少观众批评电影太长,难以坚持看下去。
在这个恨不得一切倍速的时代里, “电影太长”不再是一个值得夸耀的优势。在这么一个要求“短平快”的短剧时代里,电影人要追求深度内涵,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时候, 短片似乎成了介乎长电影和短剧间恰到好处的存在。
早在十多年前,国内互联网对短片有另一个更有时代气息的名字:微电影。通过互联网和简单的拍摄设备,那时候出现了一批新人制作的微电影。
短片,一般被视为新人导演练手的片种。不少已成名的大导演,都是先从短片拍起,再逐步拍摄长片,甚至还有把当年的短片拍成长片而走红的例子。比如台湾导演黄信尧,他的成名作《大佛普拉斯》正是根据短片《大佛》扩展而来。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各大电影节都会安排短片单元,比如平遥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就设有短片展映的单元。而专门为短片设立的颁奖盛 宴,国内有 HiShorts! 短片周。
HiShorts! 短片周目前已经开展到第六届,逐渐成为国内较为成熟的短片节。 近期,它的颁奖典礼在厦门完成了颁奖典礼。在此期间,HiShorts! 颁发多项短片奖项,也放映了多部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短片。
比如其中有一场“投奖”威尼斯短片精选的特别展映场。九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赛短片在国内首次展映。从女性问题到青春迷惘,从人类自反到理性图像,这些聚焦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微观与宏观的影像让观众看见了当代影像创作生态的多元与纷呈。
尽管观众未必了解表达者预设的语境,但不影响影像中的生猛。这些短片探讨的议题不少都略沉重,而其中好几部的社会批判性可谓是溢出银幕。调用苦难,大概是全球创作者的共通创作手法。
《共生意识体理论》是一部AI生成的短片
其中一部叫《共生意识体理论》,本短片是一部AI生成的作品。那些如同诗句般语焉不详的独白,幻化成了很多意义不明的抽象画面。语言的诗性借助于AI的转化,到底是更精确了还是更为疏远?影像中那些关于疫情的暗示,有太多可以解读的空间,仿佛一部新时代的卡夫卡风格作品。
今年HiShorts! 短片周尽管以未成名的创作者为主,不过也诞生了非常多颇为老练的作品。这其中给大家最大的启示在于, 短片不仅是新人练手迟早要摒弃的片种。
短片就像短篇小说,小体量铸就了它留白的空间,巨量的言外之意,蕴藏于画面一黑后的屏息中。短片本身就可以是一种很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长片没有的优势。
短片如同短篇小说,两者都可以产生伟大的作者。
电影行业作为一个创意产业,需要源源不断有新鲜血液输入。如果入行门槛过高,会阻碍新创意的迸发。 对创作者来说,短片被正名,给了新时代有艺术追求的创作者信心。而 短片相关的电影节,也给了创作者发光发亮的平台。
短片的风潮再起,无疑让观众在观看电影和短剧之外,多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