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赛程过半时,竞赛单元才算迎来一部让放映现场欢呼不止的电影。
据说,现场观众鼓掌持续了13分钟。
这部电影,就是在戛纳上提名金棕榈大奖,并最终获得最佳编剧的R级惊悚片《某种物质》。影片最近于线上曝光,国内影迷终于可以一窥真容。
《某种物质》是来自法国的导演科拉莉·法尔雅根据自己2014年的科幻短片《现实 》扩展而来。
这位女性电影人此前凭借一部尺度大开的复仇电影《复仇战姬》(2017)引起全球影迷关注。
《复仇战姬》是关于女性议题的暴力动作片
新作延续了《复仇战姬》的女性议题 生猛血腥,在戛纳首映后引起热议。
大批观众和业内人称赞的同时,也有人对片中的“人体恐怖”场面刺激到生理不适,直言快看吐了,现场效果让人想起2021年的戛纳金棕榈《钛》。
总体而言《某种物质》的口碑是成功的,IMDb评分7.9,烂番茄新鲜度91%、爆米花指数73%,MTC专家评分78、观众评分7.4;
国内豆瓣目前有2万8千多人看过,打出了7.6分,在近年的惊悚/恐怖片中居于上游。
独立电影平台《Indiewire》给出了五星好评,夸奖女主之一的黛米·摩尔“出演了从影几十年来最好的角色,把伤痕累累的自我、曙光乍现的恐惧和脆弱的虚荣心黏合得天衣无缝”;
同时还赞该片是导演科拉莉奉献的“关于女性身体的史诗般的恐怖杰作,堪称年度最‘变态’的娱乐片体验。”
这条评价,一语中的地点出了导演科拉莉拍这部片的初衷。
就像她在戛纳面对媒体时说的:“我想强调的是作为女性,我们的身体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上如何被看待,我们针对自己的暴力就是我们周围的暴力。”
科拉莉·法尔雅在戛纳
导演谈及的“暴力”,主要是通过两位女主身体交换/身体恐怖的故事和疯狂的视听语言渲染来完成的。
黛米·摩尔扮演的伊丽莎白,是一个年老色衰的过气女演员,昔日星光不在的她,只能在晨间节目里跳健美操。
即便沦落成这样,手握话语权的幕后老板哈维(丹尼斯·奎德 饰,角色名讽刺了现实中的哈维·韦恩斯坦)还是打算找一个年轻貌美的新人来取代她。
惴惴不安的伊丽莎白,意外得到了一个试用新型克隆药物的机会。
通过注射针剂,她的后背里分裂出一个更年轻、更活力的新人,这就是玛格丽特·库里(《好莱坞往事》《可怜的东西》)饰演的苏。
所有游戏都有规则,身体状态可以“切换”,但有严格限定。
母体和新人,必须每7天交换一次身体来维持稳定,否则母体会迅速衰老、腐坏,而新人也会鼻腔出血最终昏死。
但规则,是会被打破的。
《某种物质》正是如此:跟年老的伊丽莎白想要个完美年轻躯体一样,靠它赢得好处的苏,也逐渐迷失在肉体和名利的诱惑里。
为更好地享受年轻的快感,苏不仅在第八天爽约,甚至从伊丽莎白身上多抽取了一天的“营养液”,导致伊丽莎白的右手食指坏死。
伊丽莎白意识到被新人轻慢,就疯狂蹂躏身体,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怒;同时,苏也更加变本加厉抽取营养液。
就这样,都想掌握身体主动权的两个人,试图用各自的方式毁掉对方,结果落了个身毁人亡、两败俱伤的下场。
把这场关于身体的暴力争夺推向极致体验的,是导演赋予的“疯狂”视听语言。
在政治正确统治影视圈的近些年,鲜少有电影敢像《某种物质》这样,从头到尾充斥着用男凝镜头嘲讽男凝文化的情色视角,细致呈现身体器官的血腥暴力、对着观众狂喷血浆,根本不在乎观众的接受度。
结尾耗费三万多加仑假血的血浆狂欢
比如伊丽莎白第一次注射完药剂后,她分裂自我的方式,极易激发感官不适。眼睛变成双瞳的同时,背部沿着脊椎逐渐开裂,直接从这裂缝里“生”出一个新人。
再如苏从伊丽莎白身上抽取营养液的方式,每次都是沿着脊椎处的缝合口刺进去,为在视觉上调动观众的痛感,还特意把巨长的针头全部插进去。
还如伊丽莎白逐渐朽坏变形的肉身、她被苏踩在地上狠踢猛踹的烂脸等,类似这样直接的暴力化处理,电影里还有很多。
这些暴力指数一路飙高的视听语言,跟我们已经认知的、意在激发观众快感的暴力美学不同,它非但不会让你产生快感,反而能让你产生生理性不适。
导演科拉莉把“男凝视角”玩的飞起,充分实践“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通常意义上的男凝,是明目张胆的展示女性身体和性,对其进行窥视和消费。而科拉莉导演却用一种讽刺的口吻,把传统男凝镜头背后的猥琐和恶心,一股脑地抛给了观众。
比如哈维第一次见到苏的视角,就是从双腿之间看过去的。
电影有很多地方都在巨细无遗拍苏的屁股,拍她傲人的胸部和曼妙的腰线,躲在摄影机背后逐帧欣赏她身姿的,几乎全都是男性。
就在观众习惯性地以为“这不过是男凝视角的寻常套路”时,导演却用哈维背后那一群满头白发的老年男性来提醒观众:与资本深度绑定的男权,才是彻头彻尾的下半身文化,女性不过是被塑造的、玩物般的牺牲品。
似乎是担心观众意识不到更深层的讽刺,导演科拉莉特意安排了许多迷影的细节和彩蛋,帮观众找到解读《某种物质》的秘钥。
比如在介绍新型克隆药剂时,电影借鉴的是《黑客帝国》里摆在尼奥面前的红蓝药丸。这是在暗示,女主将会选择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
但这条道路会是什么呢?片中有个细节,伊丽莎白砸坏自己的个人画像,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画像里人的右眼被砸坏了。
这个细节借鉴的是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在每一部影视改编里,主创都会着重放大道林·格雷的人物画,从眼睛开始腐烂生蛆的设计,意味着主人公自甘堕落的开始。
此外片中还有其它,比如致敬《日落大道》女主角(一个衰老、过气的女演员)的设定,致敬《闪灵》的走廊,从身体里钻出个怪物的《异形》;
《魔女嘉莉》里血溅舞台、人群大乱的名场面,以及身体器官完全长错地方的《怪形》,还有细节上有诸多相似的《梦之安魂曲》等等。
但《某种物质》最大的“彩蛋”,其实是主演黛米·摩尔本人。
只要你知道她曾经在好莱坞意味着什么,你就能懂她那个角色的弦外之音。
1990年风靡全球的爱情片《人鬼情未了》,让28岁的黛米·摩尔成了好莱坞顶流天后。
《人鬼情未了》
这之后10年的时间,她出演青春角色,也屡屡挑战大胆裸露(《桃色交易》《脱衣舞娘》),每每出现都是好莱坞的舆论中心。
黛米·摩尔是90年代的好莱坞女神
但从2003年的《霹雳娇娃2》至今,虽然还在演戏(多是小配角),但她早已不再是话题中心,人们关注更多是她与前夫布鲁斯·威利斯或是阿什顿·库彻相关的八卦绯闻。
《霹雳娇娃2》
更糟糕的是,2012年因为过度吸食笑气导致癫痫的“丑闻”,成了她被群嘲的诱因。
黛米·摩尔由盛及衰的从业经历,与《某种物质》里过气的女主伊丽莎白的起伏人生,相扣得如此严丝合缝。
黛米·摩尔回忆起自己的年轻时代时表示,“曾经我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貌,觉得它是我能不能待在这个圈子、会不会取得成功的标志。“
但如今年过六十、走过大半生、见过无数人与事后,她已经对单一审美标准和容貌焦虑说no。
这也是《某种物质》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一段离奇的故事让观众意识到“追求完美可以有多疯狂”,值得当代社会反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